2006年,有一个参加高考的女孩故意用双色笔,在那张有可能改变命运的试卷上,洋洋洒洒的写下8000字。
内容均是对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不满的内容!结果文综被判0分!高考总分114分!
事件被报道后,她却说宁愿各科成绩为零,也希望自己写在试卷上的观点能引起社会的重视!
曾经那个品学兼优的女孩,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别具一格”的事?她到底想要干嘛呢?如今17年过去了,她变成什么样了呢?
今天石家庄家教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位笔名为“碎心飞魔”的蒋多多:
01
从小就是乡村的小名人
198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的蒋多多,父亲是一名保险业务员,由于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养,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赚钱养家。
家里的田地和三个孩子的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在很小时候,蒋多多就帮着母亲下地干活,
她住的村子是一个不满150户的小村庄,而蒋多多在这个不大村子里可算的上家喻户晓的“小名人”!
02
成绩名列前茅,墙上贴满了奖状
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奖状,足以证明了这个女孩曾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父母希望她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工作!
从小学到初中,她一直没让父母失望,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中也是读的重点高中南阳八中,到了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她的成绩在班级里依然在前20名。
03
创作的小说被刊登,改变了考大学的想法
在2005年,正读高二下学期的她,如此紧张忙碌的学习中,她也挤出时间写了一篇小说,当她将作品给姐姐看后,获得了姐姐的大力夸赞!
后来姐姐建议蒋多多把这篇小说投到报社,没想到,竟被报社报道并刊登了一小段,一时间,铺天盖地的喜悦充斥了她的内心。
接下来的时间,她完全沉迷于创作的世界,并有了“人生不止考大学这一条路”的想法!她想要通过写作来成就自己。
后来,她把每个课间、午休、自习课上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写小说上,她写作速度极快,一天可以创作一万字,并且一气呵成,几乎不用修改!
04
同学们赞叹不已,老师却认为幼稚可笑
其中《天凉好个秋》《魂断京城》《网中人》这些小说被同学们赞叹不已!但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
在老师的眼里,蒋多多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作人,认为蒋多多写的小说幼稚可笑,逻辑百般疏漏。
老师告诉她,当作家需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或者文学素养,再不济也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与文字的组织能力。
并且劝告了她,希望她摆正学习态度,争取考到文学系较好的大学,在那里接受培养,更好的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前行!
可此时的蒋多多已经被内心的小骄傲充斥着,根本听不进去老师的劝导!
写作期间,她没有去学习别人的书籍,在她看来,一是浪费时间,二是觉得自己的思想会被束缚,影响自己写作。
05
开始厌学,变得“叛逆”异常
也是从那时开始,蒋多多开始厌学,开始变得“叛逆”异常,并打心底觉得过于苛刻的应试教育将成绩看着衡量学生的重大标准是极为错误的。
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没有朋友和同学愿意同她讨论这个话题,使得她越发觉得周围人被分数裹挟前行,没有了自我。
无疏解情绪的她便将想法写在了语文作业本上,想看看老师怎么说,
结果却换来了老师的一句“好好学习,不要乱想一些有的没的”。听了老师这样的说法,她感到愤怒不已!
她觉得自己被敷衍了,想要以作家身份一举成名的心更加坚定了。
06
为唤醒大众,自己更应该身先士卒
在2006年高考前夕她就开始收集了各种材料:报纸、杂志、网上论坛成为了她积累观点的途径。
她认为高考不合理,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批判,而自己更应该身先士卒,于是有了“高考0分”去刺激并唤醒大众的想法!
07
在考试时,她做出了离经叛道的事
考场上,考试时禁止使用双色笔答题,她就偏用黑色和蓝色笔作答。
不许在密封线外写字,她就偏偏将笔名“碎心飞魔”写在密封线外。
不许乱涂乱画,她却偏偏在试卷空白处写上了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并且反顺序四科写了将近8000字抨击高考制度的文字
她与自己的命运打了个赌,认为通过这种偏激、充满正义感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明白她的想法,听见她的心声。
08
和舆论压力相比,更害怕父母失望的眼神
高考结束后,蒋多多的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立即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同学说她傻,老师为她感到失望,一些心理学家说她沉浸于自我的世界,这是一个悲剧。
对于各种各样的议论声,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没有在意她写的内容,只在意她的行为,她知道自己让父母失望了。
比起社会舆论的压力相比,她更害怕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
09
开始第二个计划
于是她有了第二个计划,在上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偷偷攒钱,以备不时之需。在高考结束填完志愿后的当天。
她决定外出闯荡,坐车到了郑州找姐姐,告诉了姐姐自己最近的遭遇,姐姐听后又生气又心疼,准备第二天送她回老家复读一年。
10
现实的残酷,给了她沉痛的打击
心有不甘的蒋多多,没有和姐姐打招呼就独自坐火车到了山东菏泽,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可事与愿违,一段时间后,找工作仍然没有结果。身上的钱也快花完了,现实的残酷,给了她在考场上那一刹那孤勇沉痛的打击。
她失望极了,现实的一切都和她最初的梦想背道而驰,她曾经以为凭自己潇潇洒洒的文字可以得到大家的赞赏与重视,
end
回到农村,在田间留下辛劳的背影和汗水
可最终得到的却是邻居们异样的眼光和父母失望的背影!
如今距离2006年的高考闹剧已经过去17年了,蒋多多并没有成为她理想中的作家,而是接替了父母的劳作,在田间地里留下了辛劳的背影和汗水!
对于蒋多多曾经的做法以及社会舆论,你怎么看?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