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年级的儿子被同桌摁在地上打,这位教授妈妈的做法让人惊讶:孩子被欺负,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频道:家教直通车 来源:【石家庄家教网】 点击:287 日期:2022/11/23
看到这条视频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
两个男孩发生了肢体冲突,其中一个小男孩明显打不过对方,于是哭着跑过来跟爸爸求助。
目睹儿子被如此欺负,坐在电动车上的爸爸气愤极了,指着对方要求儿子必须要打回来:
“快去打!1!2!3……”
 
小男孩哭的更伤心了,但还是抹着眼泪又回头走向了对方。
可还没等小男孩出手,对方又是一顿推搡捶打,小男孩只能捂着头,再次哭着跑回来找爸爸。
爸爸气势汹汹地下车了,指着儿子逼着他继续去打对方:
“你不打他,我就打你!”
 
小男孩只能又硬着头皮走向了对方。
可结果,他还是一直在被对方打,一次都不敢还手。
我能理解这位父亲的愤怒,但我更加同情那个惊恐无助的小男孩。
明明情绪已经崩溃了,可是他不仅没有得到一丝安慰,反而还被一次次推上前。
当孩子被欺负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一定要打回去,绝不能吃亏,更不能让别人以为自己好欺负。
但仔细想想,我们让孩子打,孩子真的敢打吗?打回去,就真的是万无一失、不会吃亏的有效办法吗?
 
粗暴地教孩子“打回去”结果可能会更糟
美国心理学家乔尔哈勃博士在11岁的时候,曾遭到了同社区另外两个小男孩的欺负。
由于他从小性子都比较内向温和,所以他选择了刻意躲避。
但是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却要求他必须反击。
一次,两个小男孩又来招惹他。
哈勃本想着赶紧逃回家,可是刚转头就发现父亲正在家门口狠狠盯着他。
那一刻,他没有感受到被父亲撑腰的底气,反而觉得更加无路可退了。
他只能伸出拳头,打在了其中一个孩子的脸上。
可他却并没有因此获得自信,或者变得更加勇敢。
相反,在“打回去”的瞬间,他甚至感觉天都要塌了。
而那两个小男孩,也并没有被哈勃的反击震慑住,从而停止对哈勃的骚扰。
相反,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用了更加恶毒的手段来对付哈勃。
《游戏力》的作者曾说过:
对于那些受了欺负的孩子,如果情绪还没有调整好,即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打了回去,他们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更多的信心。
 
那些内心本就温顺或者性格腼腆的孩子,他不敢也不愿意打别人。
所以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拯救自己,带自己脱离当下的境地。
如果此刻父母的态度是,要他必须打回去,他的内心只会更加纠结和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懦弱无能、没有出息。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自己在和同学发生冲突后,爸爸也教他打回去。
可是他一方面害怕自己打不过,又害怕同学搞不好关系,会彻底失去朋友。
与此同时,他还担心爸爸会骂自己太胆小,怀疑自己是不是活该被欺负。
两边受压的结果,就是他越发自卑,厌恶社交,直到长大了也无法和他人正常相处。
更加糟糕的局面是,一旦遇到非常强劲的对手、或者没有底线的恶孩子,我们的孩子只会被打得更惨,甚至面临无法挽回的结局。
今年4月安徽灵璧县就发生过一起悲剧。
 
同为室友的王某磊和徐某邦,因为琐事发生了冲突。
王某磊被徐某邦踢了一脚,继而两个人都动起手来,徐某邦两次将王某磊打倒在地。
可王某磊不想认输,也不愿被欺负,所以又几次抡起了拳头。
冲突的最后,王某磊失去了年仅14岁的宝贵生命。
有句话说,单一的规则永远无法面对复杂的世界。
孩子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较弱,冲动之下反而更容易酿成恶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石家庄家教网】http://www.zzdxjjw.cn)